“小乡村·大发展,产研融合助力共同富裕” ——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第39期共享沙龙活动在杭举办
2023-08-08
5月12日下午,“小乡村·大发展,产研融合助力共同富裕”——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第39期共享沙龙活动在杭州近江东园社区居委会一楼报告厅举办。活动由总会2023年度执行会长单位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主办,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朱胜进及6位分享嘉宾出席。40余名总会成员单位代表和特邀嘉宾齐聚一堂,一同探讨走向共同富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与发展,活动由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秘书长王东主持。
朱胜进院长首先致欢迎辞,并作主题分享。朱院长结合“小乡村·大发展”的系列研究与实践成果,针对“和美乡村建设与农村营商环境优化”的主题提出了“抓统筹、抓转型、抓增收、抓善治”的理念,从融合发展、现代农业、富民强村、基层治理等维度为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思想指引。朱院长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助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更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全民性、全面性、共建性和共享性,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目标的时代背景下,研究院将继续坚持党建统领,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整合多元化专家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高质量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样板参考。
朱胜进院长
本次活动邀请到6位嘉宾分别从理论研究、乡村治理实践、产业发展等角度围绕乡村振兴主题作了深度分享。
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基石,也被称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不断向基层下沉,基层社区治理的社会复杂性、脆弱性和敏感性不断增加,社区如何更好地应对治理复杂多元的风险,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如何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这既是新时代对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命题,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精细化服务是社区治理的未来趋势,近江东园社区空间运营方杭州仁爱助残服务中心主任徐劲松介绍了近江东园未来社区的运营案例,围绕家庭服务“第二空间”理念,基于五社联动和社会组织“1+3+N”的大管家服务模式,加快社区多元空间运营能力建设,分享了从科学布局、运营策略、精准推广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创新范例。
浙江海洋大学政治学教授、浙江大学IFDP研究员黄建钢分享了《“乡村振兴”是一种发展方式》的相关思考和理解。他认为对特定概念的理解不是在玩弄名词,而是在创新一条新的思路和路子,“乡村振兴”的出路就在“乡村振兴”的概念里面,现在很多人不知“乡村振兴”怎么下手,就在于还没有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由此,黄建钢博士提出“乡村振兴”10大“振动发展”的思路,一是要城市与乡村振动发展,二是要工业与农业振动发展,三是要新乡民与原村民振动发展,四是要金融品跟农产品振动发展,五是要生态跟农业振动发展,六是要文明与文化振动发展,七是要知识与经验振动发展,八是要科技力与劳动力振动发展,九是要资本与土地振动发展,十是要未来与现实振动发展。对乡村振兴提出了这十个新颖的观点,角度独特,语言通俗易懂,启发性强,体现了“振兴”就是“共同发展”,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共同富裕”,才能真正缩小三大差别,只有“振动”,才能做到”振兴”。
常山绿色大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朱君鉴围绕盘活乡村土地资源,提升乡村土地资产价值这一主旨,进一步阐述关于乡村振兴的“全域发展”问题,表明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发展经济,更重要的是全面彰显乡村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
安吉县山川乡大里村书记应忠东紧扣“户外天堂·乡野大里”品牌建设共同富裕微样本,分享了他在村工作二十余年带领党员和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环境变为美丽经济,实现乡村经营的转型升级的宝贵经验。应忠东书记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亲身实践,在现场引起热烈反响与广泛讨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李阳博士就《文旅之笔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主题,深入剖析和探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振兴问题,结合多个实地案例进行分享,很有借鉴意义。
浙江森井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钟水美以《微生物点亮绿色农业》为主题,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实践经验和乡村振兴解决方案。
活动最后,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张天天作总结发言,向出席本次沙龙活动的领导、嘉宾和工作人员及近江东园社区表示感谢,并号召广大社会组织积极行动,发挥优长,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注入强大力量,扛起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历史使命。
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简介
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是在省民政厅、省社科联指导下,于2010年5月正式成立的集产业研究、咨询、规划、服务为一体的专业机构,涵盖知识转化、文化教育、农业种植技术、生命健康、城乡社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服务领域。
(编辑/黄紫倩)